1、一说起姜子牙,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其历史原型便是周朝初年的周朝太师、齐国国君吕尚。那么为何吕尚又被称之为姜子牙呢?姜子牙到底是姓什么呢?又叫什么名呢?其实,吕尚的传世文献中称呼非常多,而每一个称呼却又都有按照一定规则。罗列一下他到底有多少个称号,便能从中一窥周朝的称谓习惯。
2、首先要说的就是吕尚。在中国古代名和字是有区别的,名是出生时的名字,多用于谦称;字是成年时的名字,多用于敬称。而吕尚的字是尚父,《诗经·大雅·大明》夸耀他在牧野之战的风采就说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代男*的字多称父而女*多称母,比如孔子就字仲尼父,但这个父往往可以省略,所以在先秦诸子《荀子》、《吕氏春秋》和《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就有吕尚之称。同时,周代又多用通假字,所以清华简《耆夜》就把他写作了郘上甫,其实就是吕尚父的另一种写法。
3、吕尚的名应该是望,在《荀子》、《吕氏春秋》中有吕望的称呼。而先秦文献中更频繁的出现是太公望,在《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逸周书》都有出现。《史记·周本纪》说太公望是称呼来源周文王说吾太公望子久矣,似乎说太公望是文王的太公盼望的意思。不过这种说法不可靠,因为太公望在先秦作为吕尚的称呼已经非常普遍。上*简《古公见太公望》说文王的祖父古公见到的已经是太公望了。
4、吕尚***的子牙一名来源很晚,先秦文献只有《孙子兵法》明确提到吕牙,清华简《良臣》有一个周成王时的君牙,但与周武王时的帀(师)上(尚)父明确列为两人。《尚书》也有《君牙》篇,具体内容已经不详了,《尚书序》把他列为周穆王时期的人物,离吕尚的年代更加远了。总之,牙作为吕尚的名字在早期记载仅出现一次,这是否是他的别名,还是和君牙其人混淆了,我们不得而知。而子牙这个称呼,就更是后世说法了。
5、然后要说吕尚的姓氏。我们提到吕尚的各种称呼中,都只说吕尚吕望吕牙而没有说姜某,为什么呢?因为周代姓和氏也不同。简而言之,氏是当时社会集团的标志,而姓是血缘集团的标志。姜子牙的姓为姜,商末时,他生活在吕国,氏为吕,故称吕尚。周朝分封时将他封到齐国去了,所以也被叫齐太公。虽然他的氏从吕变成齐了,但姜这个姓却还是不变的。周代男子一般以氏带名字称呼,这样一看氏就一目了然是哪个国族的;而女子则以姓带名字称呼,这样不管氏怎么变,结婚时都不容易违反同姓不婚的制度。所以,吕尚在周代根本不能被称为姜子牙。
6、那么,为何后来他又成了姜子牙呢?这与战国秦汉的姓氏合流有关。到秦汉以后姓和氏就是一回事了,大家也就不这么清楚分辨了,东汉的《潜夫论》说文、武师姜尚、文王游畋,遇姜尚于渭滨,是*早称呼他为姜某的记载。
7、除了以氏带名字称呼,周代也喜欢以*职、以尊号带名字称呼。吕尚的*职是太师,是周朝**军事长*,也简称师。这个师不是老师的师,而是军队的师,所以会被称为师尚父;姜子牙也被尊称为太公,所以又会被称为太公望齐太公。在周朝初年公是对尊者的称谓,如周公旦、召公奭都是当时的辅弼大臣。不过吕尚在当时没被称作吕公望,大概因为他并非吕国的国君,而国君的通称也可以叫公。
8、吕尚在后世还有个特殊的称号飞熊。在《周本纪》中提到周文王遇见吕尚前占卜过,结论是自己得到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而是伯王之辅,也就是说得到的不会是龙、螭、虎、罴四种动物,罴就是熊的一种,所以大家把非罴说成非熊,进而说成飞熊了。在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中,就说文王梦见一只双翼虎到殿下,周公旦为他解梦说这就是飞熊,得到它就会得到贤者,这样一来吕尚才又有了飞熊的称呼。
9、吕尚善于兵法,撰有《太公六韬》。所以唐玄宗将其列入**祭祀;唐肃宗封他为武成王,成为与孔子并驾齐驱的武圣人;宋真宗又加封他为昭烈武成王。直到明代,他的地位才被关羽夺去。武成王这个称呼也渐渐被人遗忘,反而又与非虎合并成了一个新人物,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武成王黄飞虎。
10、有趣的是,考古发现中也有疑似吕尚的遗迹。2008年至2009年,在山东省淄*市高青县的陈庄西周前期遗址发现了一件青铜器,这件青铜器是丰为他的祖先祖甲齐公制作的。这个甲是这位齐公的日名,所谓日名起源于商代,代表的是祖先在天干十日中的哪日受祭,比如商纣又叫帝辛,就是在一旬的第八日辛日受祭。西周前期也继承了这种风俗,比如吕尚之子就叫齐丁公、吕尚之孙叫齐乙公,明显与后来的谥号不同。既然这个遗址位于西周前期,祖甲又不会是丁公、乙公,那么吕尚本人的可能*当然是*大的了。
11、总之,因为周代复杂的称呼习惯,以及吕尚本人复杂的经历,他在当时的马甲非常多,在《史记》之前就有祖甲齐公、师尚父、吕尚、吕尚父、太公、太公望、吕望、吕牙、齐太公等。到后来的东汉时期才开始有姜尚的称呼,他在唐宋时期又被**列为武成王、昭烈武成王,而元明时期则在文学作品中被称为飞熊、姜子牙。
1、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意思是,只要有姜太公在,就可以无所顾忌,没有任何限制或禁忌。
2、这个表达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姜太公,又称姜尚,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人物。他被尊为“太公望”,在神话中被描绘为拥有神通广大的能力,能够驱散邪佞、辟邪驱鬼。因此,人们相信在姜太公的保护下,可以抵御一切灾难和**,行事无需顾忌。
3、这个表达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和庇佑的渴望,也体现了对于姜太公神通的崇拜。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在面临困难或不安时,用“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来寻求心理安慰和勇气。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于勇气和信心的象征,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坚定信念,无所畏惧。
4、然而,这个表达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缺乏科学依据。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理*看待这种信仰和表达,不盲目迷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心理调适的方式来理解和运用。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依靠科学知识和理*思考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神秘力量的庇佑。
5、总的来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表达,它体现了人们对于保护和庇佑的渴望,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坚定信念、无所畏惧。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思考,不盲目迷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心理调适的方式来理解和运用。
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上,呼兰为31岁还不成功的自己自嘲:我心里还剩下三道防线,35岁的**,43岁的任正非和60岁的姜子牙^_^
姜子牙,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权“封神”的“大神”,也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关于他,呼兰说的不准确,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年七十余岁遇西伯侯姬昌,被姬昌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后辅佐姬发灭商。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西周王朝建立后,姜子牙被封到齐地为**人,成为齐国的***、齐文化的创始人。
所以,不是60岁,而是70岁的姜子牙。以此对标,呼兰还有大把时间,大可不必焦虑。
70岁,即使在当今,也是古稀之龄,垂垂老矣的存在,除了钟南山这样的楷模人物,大多数能够在家含饴弄孙顺便自理已经算是表现不错,更别提文明尚未开化、人均寿命短的可怜的商周时代了。可以想象,70岁大展宏图,一手导演了改朝换代的姜子牙给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造成了何等的冲击!人说诸葛亮“多智近乎妖”,姜子牙则是“智谋可封神”!
姜子牙究竟多么有智慧呢?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但人人都听过一个传说:
话说姜子牙拿着挂着直钩的鱼竿到渭水河边钓鱼,周文王姬昌听说后,亲自跑去围观,问姜子牙为啥用直钩钓鱼。
姜子牙对姬昌说:我也不是钓鱼,就是听说周国的**人姬昌正在招贤纳士,所以跑到这里来等他。
姬昌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找姬昌呢?
姜子牙大笑说:主动送**的哪里有好货,必须要等姬昌亲自来邀我,这叫愿者上钩。
当即便把姜子牙请回宫中,畅谈了三天三夜,*终,任命姜子牙为三军总司令和国师,帮他振兴周国,匡扶天下。
这个故事,后世叫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姬昌广招天下贤能,报名者众多,为何单单把老头儿姜子牙请进宫呢?因为他会用直钩钓鱼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姜子牙洞悉人*,成功运用人的好奇心理,给自己谋了个完美的出场,征服了姬昌。“愿者上钩”的背后,是欲擒故纵。
大概是尝到了甜头,之后的姜子牙,灭商扶周,振兴齐国,虽然细节各有千秋,但战略思想却都是一个遵循:愿者上钩。
姜子牙成了周的国师,为姬昌出了很多治国理政的主意:对内实行“九一租税制”。农民租用公田只交九分之一的租税,用现在的话就是低税制度。给大大小小的*吏分地作为俸禄,而且子孙可以继承。把*民的积**都充分调动了起来,自觉搞好个人的一亩三分地。对外则一面装怂,向商示弱;一面用各种优惠手段拉拢、分化商的属国,瓦解商的势力。
一时之间,周以外上至商的属国、下至平民百姓,纷纷来投靠周国。
这就厉害了,姜子牙的这些政策,表面上看,是为了壮大自己和友好邦交。实际运用起来全面孤立和架空了殷商王朝。到几年以后姬昌病逝时,商的属国和部落已经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
传说姬发曾经请教过姜子牙,请他简单介绍一下扶周的战略部署。
姜子牙回答仍是那句:愿者上钩。
姬发一琢磨,还真是这个理儿!姜子牙的一系列仁政已经把周国打造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实体,用不着刻意拉拢,天下人就源源不断地来投奔,周国自然兴盛壮大,可不正是“愿者上钩”嘛!
这个“愿者上钩”的背后是得道多助。
按照周国当时的发展速度,根本不用和商纣开战,他的百姓就会陆续到周国来,纣王分分钟变成孤家寡人,天下自然而然就成为周国天下了。但是当时周文王姬昌已死,儿子周武王姬发比较好战,不愿再等。
于是,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和姜子牙率领三百战车和三千虎贲,统步卒数万,与各诸侯在孟津会师,共同向商王朝宣战。在姜子牙的指挥下,周国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推进到商的首都朝歌郊外。
当时,商王朝的主力正在东部平乱,来不及返回。商纣王为王多年,也不是吃素的,居然把朝歌监狱中的几十万**释放,编成了一支临时武装去抵御周军。
要知道,这几十万**大多是壮劳力,更不乏心黑手狠之人,拿起武器就是一支强悍的军队。若是全力以赴对付周军,那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好。
幸亏有姜子牙。危急时刻,他亲自站到阵前向那些**喊话:你们效忠的王朝只剩下一座孤城,就算你们打赢了,还是要回去坐牢。如果你们能归顺我们,那所有人都**释放!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纣王算个啥!姜子牙一席话可谓正中囚犯们的要害,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约而同调转枪头,降了周军,争先恐后地去擒杀纣王,换取自由。这就是结束殷商**的“牧野之战”。一战定乾坤,纣王大败身死,姬发建立了周王朝。
囚犯们阵前倒戈,纣王不得人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姜子牙深谙人*,准确抓住了敌军的痛点,几句话就彻底打掉了他们的战斗意志,更许下他们*看重的东西,顺利收为己用。
姜太公又一次成功钓上了鱼,这次愿者上钩的背后,是攻心计。
姬发是个短命的国王,建立周朝没几年就去世了。他的弟弟姬旦(周公)辅政,大封诸侯,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做**人。
姬旦虽然名字有点可笑,但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点不比姜子牙低,他是姬昌第四子,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姬发伐纣,世称周公。《周礼》就是他写的,被尊为“元圣”。这个老头和姜子牙的治国理念不太一样,时常想敲打敲打姜太师。在姜子牙动身去齐国前对他说:老姜啊,齐国那地方都是野蛮人,不服管,所以才派你去。如果你在那里搞不定,就赶紧回来,千万别把老命搭进去。
到了齐国后,姜子牙发现问题比姬旦说的严重多了,齐国根本就不是个国,而是许多野蛮人部落,部落之间连年械斗,更有甚者,还有个莱国,是商王朝的属国,直到现在还没有归顺周王朝。莱国很强大,总是欺负其他部落,搞得齐国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所以,摆在姜子牙面前的首要问题不是治理齐国,而是统一齐国。
可是他到齐国来根本没带兵,怎么办呢?聪明如姜子牙,当即就想好了一招:以夷制夷。他先是召集了几大部落的酋长,告诉他们,如果听他指挥打败了莱国,就把莱人所有的财产都分给他们。酋长们自然满口答应。姜子牙带着这些酋长部队搞了个突袭,一举灭了莱国。
战后酋长们欣喜若狂地瓜分战利品,趁着气氛正好,姜子牙宣布了他的治国理念:我接手齐国后,大家歌照唱、舞照跳,过去的风俗文化都不用改,只要做到一件事就行了,那就是听我**。
酋长们一听乐坏了,他们本来*怕的就是姜子牙**他们像周人那样一本正经地过日子,那得让这群散漫成*的家伙憋屈死。没想到居然什么都不用变,一切照旧,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于是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姜子牙的**。
顺利接管齐国,姜子牙在齐国的威望大增,很多人愿意追随他左右。姜子牙就从这群人里挑选一些有影响力又向往周朝文明的人,学习周朝的礼仪。这些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像周人,一副很靠谱的样子,逐渐成为大家模仿的对象。很快,遵循周礼的人越来越多,原本不受约束的化外之民自发地变成了周礼的忠实拥趸。
就这样,用了不到五个月,姜子牙把齐国带上了正轨。他回周王朝首都述职。姬旦看到姜子牙仙风道骨地飘了回来,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儿子伯禽被封到了和齐国相邻的鲁国,用**推行周礼,遭到了鲁人奋起反抗,整天四处灭火,焦头烂额,估计三年都回不来。
顾不上政见不合,姬旦赶忙向姜子牙请教,姜子牙这次理他了:民之所好好之,齐国的人野蛮不服管教,硬来肯定不行。不如顺着他们。在顺着他们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无声无息的规定,把他们一步步导入正轨。当然,要从那些自愿追随我的人入手,愿者上钩。可只要有人上钩,他就成了我的粉丝,粉丝越多,我的号召力就越大,礼仪教化的工作进展得就越快,到了后来那就是几何级数增长。
这次的愿者上钩,背后是因势利导,攻其不备。
从直钩钓鱼吸引姬昌,到阵前煽动商军倒戈,再到以夷制夷驯化齐国,仔细想想,姜子牙的”愿者上钩“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从对手的角度和处境出发思考问题,发现对方真正的需求:在**者心中,能人就该与众不同、神秘莫测;囚犯*渴望自由,在野蛮人那里,有财宝酒肉就是朋友。准确理解了对手,顺势而为找到解决之道,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太公望和太公望是谁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